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247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他感叹普通美国公民的民主知识和实践能力,认为他们对政治懂得比欧洲的政治家们还多。
体制改革以后,逐步变严重了。调查发现,在2012年,中国前5%最富家庭的收入占全国家庭收入的23%。
西蒙•库兹涅茨是一位过去在哈佛大学任教的著名经济学家。1997年至2005年各省的工业气体排放量进行统计研究。其结果显示环境污染仍在库兹涅茨曲线向上倾斜的部分。上海家庭的平均年收入超过29000人民币,或4700美元,而甘肃省一个家庭的平均年收不过是11,400人民币,不到2,000美元。经济学中这称为库兹涅茨曲线,后来库兹涅茨曲线被应用到环境的污染,我则将其应用扩展到第三种,也就是非法行为的曲线。
第一是贫富不均,第二是环境污染,第三是非法行为,它们发展的方向都可以用库兹涅茨曲线来表示。此外,一些中国政府官员虐待公民的行为也是非法的。鉴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担忧,他愿意在可谈的范围内,就有关问题与媒体进行交流。
4、出口退税和消费刺激。四是中国特色的动力因素,包括扭曲和压低生产要素价格,压低福利保障支出、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刺激政策和政府企业化等。从政绩考核上,不能再以GDP论英雄。李佐军:稳增长只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暂时手段,在周期下行阶段减缓下行的速度,不能改变周期。
但在中国,多数时候因为政府不敢面对市场底,只好不断制造政策底,经济增长就会出现政策底和市场底两种情况。主持人:您如何理解最近国务院出台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这一政策?李佐军:从以往经验看,在土地、财税等制度不改革情况下进行房地产调控效果不好,而这些改革尚需时日,为避免愈调愈涨,所以提平稳健康发展。
按照见效快慢排序,稳增长措施可大致排序如下:1、调整统计数字。短周期是存货周期(基钦周期),约36个月~4年左右。在那个内部报告中,他预测,根据政府所采取应对措施的不同,危机或在2013年7、8月份出现,或将在2015、2016年爆发。7月底银行间拆借利率重新上升,部分银行提高抵押贷款利率和理财产品收益率,取消房贷优惠,说明钱荒还未走远。
(本文原载于《南风窗》2013年第17期) 进入 李佐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近几年的底都是政策托出来的。最近中央采取了温和刺激政策,可能会带来一两个季度后的小反弹,但不会持续太长时间。新稳增长争议主持人:上半年,政府对改革的提法很多,并在钱荒等关键性时刻,发出不托底的信号,但最近一段时期,随着稳增长、合理空间、新4万亿等政策话语及具体措施的出台,给人感觉是,政府又开始出台保增长措施了。
过度的稳增长会减轻调结构的压力,延缓改革的时机。李佐军:最近,很多人在关心稳增长的增速底线,究竟是7.5%,还是7%,或者6%等。
政府喜欢这三驾马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凯恩斯主义对GDP的拉动作用见效快,立竿见影。李佐军如今已不愿多谈两年前那次内部报告中提及的经济危机预测。
2、央行释放流动性(含印钞、降息、降准、放松信贷等)。要化解地方债务危机,根本出路是政府要回归公共服务职能,将经济职能交给企业和市场,政府不能办企业。主持人:接下来想听听您对当前一些具体热点经济问题的看法。2012年5月的稳增长政策是在两个季度后才显示出效果。主持人:最近中央要求全面审查地方债务,反映了对地方债务问题的巨大担忧,就您来看,目前地方债的风险有多大?李佐军:两年前,随着大规模投资集中还款期的到来,一些地方政府就开始面临很大的债务偿还压力,但因有如下招数,很多风险被暂时掩盖了:继续卖地,以及房价上涨的助力。这种分类主要是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由于中国属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国家,这种分类只具有参考作用。
制度变革是观察中国经济增长的最重要视角,在经济增长供给边三大发动机中,制度变革是根源性动力,因为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都依赖于制度变革。不能为稳增长而忽视了调结构和促改革。
如果不采取刺激政策,经济触底反弹需具备以下条件:经济泡沫已挤出,如房价等资产价格、金融暴利和实体经济产能过剩等泡沫挤出。稳增长是指使经济增速变化保持平稳态势。
2013年6月,这一内部报告被业内人士找出,在网上飞速流传。虽然由于刺激政策,去年四季度出现了小反弹。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相叠加的阶段,世界经济也处于深度调整之中。当前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三和四类因素都遇到问题、难以为继的阶段,出路在于重回斯密定理,依靠制度促分工,分工提效率,效率促发展。李佐军:领导不光要考虑经济,还要考虑政治。二是包括劳动力、资本、资源和技术等在内的要素投入因素。
其实,稳增长只是为了防止经济的大起大落,很难有具体的经济增速数字底线。越是在这种矛盾集中时期,越是要依靠改革,加快改革步伐,这是过去30多年实践反复证明的真理。
而且一种发展模式往往具有惯性,要重新开始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肯定面临诸多难点,因此有时不得不采取一些策略行为。数字是可以造出来的,高一点低一点没有绝对意义。
2009年一季度的强有力刺激政策,在当年二季度效果就显现出来了。因此,以经济社会政治的全面改革促进结构调整,乃当务之急。
改革是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本主持人:您对中国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分析很独特,而且特别强调改革对于解决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重要性。房价波动牵一发动全身,为严防金融风险,故促房产市场平稳发展。只要我们停止经济刺激,市场底就会到来。改革是最慢的方法,却是长效最健康的方法。
主持人:您的意思是,这一轮中国经济的底部,即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稳增长既可使经济增速向上,也可使经济增速向下,只是要平稳向上或向下,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根据您的判断,这个底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李佐军:在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周期只有市场底。主持人:这次政府出台新的稳增长措施后,您一直试图将稳增长解释为经济不发生大起大落,而非具体的数字。
对中周期底部来说,作为新的增长点的新兴产业形成。一味地用政策托底,阻止市场经济内在的发展规律,反而会延误改革和调整时机。
发表评论